第(2/3)页 宰相不用多想就有所才猜测了:“陛下让人请老臣过来,可是为了太湖水涝之事。” “正是,宰相大人还请看看这封信。”圣上随手递过去,魏公公将信毕恭毕敬的给了宰相,趁着宰相看的功夫,圣上给自己狠狠的灌了几杯水,方便等会不会爆起来。 “这封信从何而来?” “这里面有影卫调查的,还有工部侍郎严凌源和礼部侍郎万俟尘所写,具有绝对的真实度,况且在水涝刚开始的时候,四哥就给我写了一封信,其中他写道,觉得水涝的情况有些特殊,但是那个时候没有足够的证据,只能说是一个猜测。” 但是没有想到,最后这些,还的确是真的,竟然真的有人故意破坏堤坝,加上修建的时候中间人的将大部分的银两贪污,导致修建的堤坝根本不能够承受水涝水流的不断冲刷,以此需要频繁修建。 如此下去,就算是有金山银山,只怕也耐不住折腾。 相比起尚还年轻的陛下,宰相到底见多识广,对于此事,在之前就已经见怪不怪,这样的人总是存在的,但只要陛下有整治的决心。就好说了。 将信放置在一旁,宰相提起笔,在纸上开始写:“无论什么时候,这种事情都是存在的。即便是之前国家动,乱之时,也有人在其中为自己中饱私囊,端要看的,只是陛下的态度而已。” “这怎么说?” 即便圣上在身为十皇子之时,并未受到过正统的储君教育,但是他也明白自己如今的局面是怎样的轻松,并不受到任何其他势力的掣肘。 反而得到了其他人倾尽全力的支持,这在任何一个皇帝势弱,权臣当道的年代,都是很少见的。 所以,对于不懂的事情,他向来很是谦虚,并不认为自己的地位就可以不懂装懂。 这也是众位大臣最为欣赏的一点。 宰相最后一笔落下,圣上下来站在了宰相旁边,听从宰相的讲解。 “陛下请看,朝中赈灾银两,一般情况下,很少是直接发往,中间都是要经过一定程序,而这些程序,每一步都存在有人将银两扣下的事情,区别可能就是或多或少。” 圣上听到这里,已经是面色震怒,但是能够压抑着自己的怒气,继续听从宰相的讲解,宰相眸中,都是欣赏之色。 “故而,一笔赈灾银两到达赈灾之地时,能够留下一半已经是极好,正常情况下,可能连三分之一都不到。” 将纸接过来,圣上眉头皱起,对于赈灾这件事情可谓是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。 “当地的百姓是正在受苦受难,他们就如此心安理得的将赈灾银两留下,都不会受到谴责吗?” 宰相面色依旧如故,却隐隐带了几分笑意:“其实这种赈灾银两的发布方式是先帝之前就已经有了,先帝在时也曾想着将此进行更改,但因朝中种种掣肘,到底都没有实现。” “老师的意思,朕……可以?”圣上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宰相,他也听出了宰相隐含的意思。 得到的就是宰相抚着精心保养的胡须笑的含蓄,对于颜笑怒意皆不露外的宰相,这已经是最大的表情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