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宦娘与良工-《我在诸天寻宝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你……你……你……”
    王罢做梦也没想到,一个秀才居然有如此强悍的武力?
    他都没看清是怎么一回事,三个手下就躺了?
    许长安冲着王罢冷冷道:“警告你,如若再敢到史府来闹事,当你的狗命,滚!”
    这一眼,差点将王罢吓尿。
    倒不是说许长安刚才展现的身手吓到了他,而是那眼神中的杀气。
    太吓人了!
    于是,一向嚣张的王罢只能灰溜溜带着手下滚了。
    数日后。
    卢县令突然被府衙派来的人抓捕,并押解至京城问审。
    王化成父子,以及城中不少富商也被抓捕入狱。
    这些人,皆与卢县令有着密切的关系,狼狈为奸,鱼肉百肉。
    消息很快传开,百姓无不拍手称快。
    又过了几日,史太守与女儿宾娘一起秘密来到晋宁县。
    之后,史太守一个人走了。
    宾娘认了史举人为干爹,反正都是本家,而且论起来两家还真有点亲戚关系,祖上都是一家。
    自此后,宾娘便与连城成了一对好姐妹,每日里一起读书、弹琴、画画,刺绣,颇有相见恨晚之意。
    乔生则用功读书。
    次年八月参加了乡试,果然不负众望,终于高中了举人。
    接下来又再接再励,来年三月会试又一次高中进士,外派七品县令。
    之后,风风光光迎娶了连城、宾娘,成就一段佳话。
    至于许长安,却又去了另外一个场景:宦娘。
    一路游山玩水,这一日经过一处道观时,便不由自主进去拜了拜三清。
    正要离开时,耳边却传来了一阵悠悠的琴声。
    许长安停下脚步听了一会,不由循声走到后院。
    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正坐在院中,手抚琴弦,一副沉迷于琴声中的神态。
    树上的鸟儿似乎也听的痴迷了,一只只歪着头静静聆听。
    花丛中的蝴蝶也停在花间,微微扇动着翅膀。
    许长安也站在原处倾听着。
    也不知过了多久,琴声终于停了下来。
    这时,许长安方才上前揖了一礼:“道长的修为深不可测,令人钦佩。”
    “哦?”
    老道瞟向许长安,眼中似有异色。
    随之笑了笑:“小友看起来也非俗人,不如坐下来弹上一曲如何?”
    “这……既如此,那晚辈便献丑了。”
    “请!”
    老道坐到一边。
    “多谢道长。”
    许长安盘坐下来,试了下音,随之开始弹奏起来。
    一曲终于,余音袅袅。
    “好,好一曲高山流水。”
    老道不由抚掌呼妙。
    “道长过奖。”
    “一般人弹不出这样的意境,看来小友的修为也简单。”
    “哪里哪里,比起道长可差远了……”
    许长安这么说倒也不是谦虚,而是实诚话。
    从之前的琴声中,他能听出老道的修为恐怕远在他之上,应该是个隐世高人。
    “贫道与小友一见如故,小友如不嫌弃,不妨在此住上几天,切磋一下琴艺如何?”
    “多谢道长,晚辈求之不得。”
    这一住,就是半月余,可谓收获良多。
    虽说悟道在于个人,但也离不开引路之人。
    许长安虽然已经入道,但大多时候都是一个人摸索。这一次与老道多番交流,解开了心中不少的疑惑。
    这一天,观中来了个书生。
    此人名叫温如春,关中人,喜欢游山玩水,且酷爱弹琴,随身都背着一具古琴。
    他来时,正好遇上老道在后院弹琴,一时间听的痴了。
    温如春是个比较自负的人,以前总以为自己的琴艺已经出神入化,罕有人相提并论。
    现在一听老道的琴声,方向自己不过就是井底之蛙。
    等到老道弹完一曲后,温如春走上前去见了一礼:“多谢道长!”
    老道问:“为何要谢贫道?”
    “小生温如春,也酷爱弹琴……”
    “看出来了,要不然你也不会随身背着古琴。”
    “小生以前本以为琴艺无双,今日听了道长的琴声,方知天外有天,是小生浅薄了。
    小生斗胆,愿拜道长为师,学习琴艺。”
    “你先弹一曲来听听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